关于我们
ABOUT US

公司电话:
0898-66811301
公司传真:
0898-66811743
销售电话:
+86-0898-66811301-306/303
电子邮箱:JST@jst.com.cn
-
简历投递邮⌒箱:
dongxf@jst.com.cn
hr_01@jst.com.cn
-
供应商资料▲投递邮箱:
jstcg@jst.com.cn

惠风和畅,百花盛开。备受行业关注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工程技术研讨会” 4月10日在海口·亚特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超500位代表参加会议。

大会由中国海洋工㊣ 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主办(下称“中国海上风电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中国华能集团有限∑ 公司、国家电力投资ξ 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南吉利彩票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

开幕式及上半场主题报告环节由中国海上风电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翟恩地主持。中国海上风电建设迎来高速发展期,漂浮『式风电技术已成为深远海风电的研究与实践重点,本次大会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汇集行业前沿学科研究与工程技术专家共同探索漂浮式海上风电发展路径,旨在加快工程技术的创新进步,解决漂浮式发展难题。
中国海上风电协会会长蔡绍宽、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秘书长祁和生,海南吉利彩票智能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远及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领导等出席大会并致辞。



开幕式致辞环节后,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范霁红,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郭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孙长平发表了主题〗报告。

海上风电方面集团坚持由浅水到深水,由近海到远海的发展原则,远海的漂浮式风电仍面临成本较高、技术不成熟的挑战,漂浮式海上风电发展ζ 应融合就地制氢、海洋牧场、综合智慧能源以及柔性直流进行综合考虑。



上午下半场主题报告环节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副秘书长、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生校主持。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毅峰、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工程师翟恩々地、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迎九、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王革发表了主题♀演讲。





下午上半场由中◤国海上风电协会常务副会长柳地主持。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部主任王一波、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总工程师贺小兵、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海上浮式风电装备总设计师董晔弘、招商局工业集团首席科学家徐立新发表了主题演讲。


受限于近海各式功能区☉重叠及资源的限制,深远海海上风》电无疑更具长远发展空间。相关统计表明,当前全世界有【30多种浮式风机概念。“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发展将由陆向海,海域由浅「到深,结构由固定式到漂浮式,突破近海限制,避免多功能干扰№,适用于超大机组,具有更大○的空间。在运营方面,浮式风机与系泊系统解脱后具有拖航移动特性,大多数浮式风机主体可拖过拖航回港或重新部署,运营模式也将更具活力与空间。
↑ 董晔弘:《浮式风电装备研制的技术思⊙考》
深远海资源在海上风电的资源占比很高,欧洲由海洋工程装备主导漂浮式海上风电〖的研究与开发,漂浮式研究的思路包括2种,以风电装备的思路开展设计将浮╱动平台视作〖特殊的基础支撑形式;以海工装备的思路开展设计将风电机组视作水面结构物。通过技术进步,寻求整体设计时在成本、性能以及ω可靠性之间存在矛盾的解决方案,在综合利用方∩面,可结合深远海渔业、石油开采、海水淡化等多』模式考虑,未来漂¤浮式风电将成为我国的关键核心技术。
↑ 徐立新:《漂浮式风机设计降本增效—容量及浮式基础优化》
各国海上风资源及地形不同,不一定⌒ 统一发展路线。欧洲海上风电风资源较国内丰富,漂浮式风电主要在欧洲,浮式基础的形式较多,多机组的平★台应用,具有节约用海面ω 积、减小风场内电缆的优势。漂浮式平台主尺寸及重量即轻☆量化设计式最具挑战、影响最大的关键技☆术,安装技术对成本的影响位居第二,先进仿真技术是技术紧急度的关键所需。与此同时,知识产权敏感度相关的前三位技术点包括结构轻量化、风电机组控制技术以系泊系统的设计。
下午下半场由由中国海上风电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专业〓师陆忠民主持。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夏峰(技术总监陈凯代)、海南吉利彩票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陈伟、Principle Power中国区市场负责人张奥发表了主题演讲。
↑ 陈伟:《海上漂※浮式风电升压变压器的研究》
海上漂浮式风塔内应用的干式变压器,需要重※点考虑风塔震动带来的影响,提高干式变压器在高湿度、高盐雾环境下的稳定性,需要考虑隔绝外界污秽空气的设计方案,海上腐蚀、运维难度大均是目前面临的挑战。通过倾斜▂静力学、摇摆运动学、摇荡动力学的仿真与计算,来解决振动▂方面的问题。通过成品型式试验站、原材料理化实验室模拟海洋环境,设计【验证产品防腐性能,并针对海上应用的干式变压器,开发了智能监测方案,实现实时监测,提高产品运行的可靠性。
↑ 张奥:《漂浮式风电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
全球70%-80%的海上风电资源位于深海区域,水深超过60米的风资源更好,漂浮式海上技术是下一个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海上风电发展的」大风口。PPI的成熟技术在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公司浮体平台的独创核心技术在于基于当地海洋资々源近50年的数据搜集,开发的自动水压载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平衡调整,让平台应对各种极端情况。相信在诸多成熟时,在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漂浮式风电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
圆桌论坛以《我国漂浮式海上风电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副主任张晓朝▆主持。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庆安、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副总经理裴爱国、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上业务单元总经理王健、中船重工集团第702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程小明、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ω师许移庆、中交三航(上海)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成芹参与了圆桌论坛。
许移庆:漂浮式机组设计初期,是让固定式的海上风电机组去适应漂浮式基础,但真正运行起来后,对于漂浮式基础运行中对风电机组的影响评估工作还不是特别深入。对ξ 比固定式,漂浮式基础有很大不同,在监测系统、控制策略、运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均需要技术创新去实践解决◣。
王健:金风科技在海上风电领域开展了很多工作,也在做一些比较前沿的技术研究与积累。漂浮式海上风电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不论海下海工的设计还是海上的风电机组设计,都需要综合业主、整机、海工、海缆去考∴虑,以实现整体优化。试验平台与实际运行环境相比有很★大的区别,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整体设计中需要从机组、海工、施工、运输安装等多维度思考,将系统各方面的问题想清楚,实现产业链的联合开发▲。
李庆安:漂浮式海上风电是风电装备制造与海洋工程两大领域的融合,是整机与浮体的深度设计的结果,很多国外漂浮式风电相关企业都有海工经验,国外技术多为海工企业引导开发。台风的复『杂性、空气流、海∞洋流对控制策略的影响,均对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发展提出的挑战,这也是未来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程小明:漂浮式海上风电要进行新概念的机组和浮体设计,当前结构大幅降低成本难度较大,可以抛开现有形式多做一些新的尝试。开发综合利用也是一个创新方向,不仅仅∑ 是风力风电平台,要把其他的能源形势、水产养殖结合起来,有利于成本≡的控制。漂浮式风电在降本方面,还有很多精细化的工作要进行。
张成芹:漂浮式海上风电方面,设计优化和整体系统的产业融合非常重要,除了机组运行时,在运输、吊装过程中也会载荷有相应的要求,浮式风机的载荷的设计要考虑整个施工周期。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建设,施工技术△路线要从示范开始,再做规模化开发▼。

“漂浮式海上风电工程技术研讨会”即“中国漂浮式海上Ψ风电大会”,是专注于海上风电工程技术研讨与交流的行业峰会。来自政府部门、社会团体、风电投资开发商、装备制造企业、咨询设计机构等超过200家单位的50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远超会议设计规〖模。大会围绕“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海上工程技术⊙、漂浮式机组及基础”等展开交流,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漂浮式海上风电工程技术的前沿解决方案以及创新发展路径。推动漂浮式海上风电工程技术持续进步,为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健康发展以及商业化应用汇集力量。